判断孩子手足口病需要依据流行病学、症状、实验室检查等来进行,确诊之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、局部用药、口服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。手足口病主要是感染了肠道病毒,平时可以通过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来进行预防,如洗净手、喝开水、吃熟食、多通风、晒衣被等。
2023-10-27 11:51:12
177 浏览
亲子育儿
目录
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,最常见的病毒是柯萨奇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。一般通过流行病学、症状、实验室检查等来判断和确诊。

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以夏秋季节多见,任何年龄均可发病,但是以三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,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等密切接触而传染。

手足口病症状图

手足口病一般会有发热,口痛,厌食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,舌,颊粘膜,硬腭,手足多见,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,泡内液体较少,消退后不留疤痕,无色素沉着。

由于手足口病由于病毒感染导致,疑是手足口病需要去正规医院就诊,实验室检查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,中性粒细胞、白细胞正常或者偏低。

手足口病的治疗可以选择西医和中医两种手段:

1、口服B族维生素,如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C;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。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,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,饭后漱口;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、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,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,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。 并保持局部清洁,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;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%甲紫;服用抗病毒的药物,如病毒唑、病毒灵等。若伴有发热时,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。

2、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、脑炎、脑膜炎等病症,应及时进行治疗;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;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。

中医可以治疗手足口病

1、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,流涕咳嗽,咽红疼痛,或纳差恶心,可用“银翘散”方剂。

2、高热持续,口腔、手足、臀部、四肢疱疹分布稠密,可用“清瘟败毒饮”方剂;对出现高热不退,频咳气急等并发症,可用“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”方剂。

3、治疗口疼牙龈肿:可用板蓝根10克,黄芩、白藓皮各6克,双花3克,竹叶、薄荷各2克,煎水含漱。

4、双花防毒饮 方剂:金银花10g,野菊花10g,蚤休15g,茯苓10g,甘草3g。制法:上药加水300ml,浸泡30分钟,以武火(大火)煎煮沸腾,改用文火(小火)煎煮15分钟,煎成药液150ml。每日1剂,药液分2~3次服,连续服用7~10天。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。

5、在疾病康复期,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,加生地黄、芦根养阴生津,清热润咽。

手足口病的出疹顺序为手足-口-其他部位,消退顺序和出疹顺序一致,一般约需2周左右才能痊愈。

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,讲究个人卫生,总结起来有6点:

1、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,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;

2、看护人接触儿童前、替幼童更换尿布、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,并妥善处理污物;

3、婴幼儿使用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;

4、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;

5、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。居家治疗的儿童,不要接触其他儿童,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,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;轻症患儿不必住院,宜居家治疗、休息,以减少交叉感染。

6、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:本病流行季节,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。

热文
问答
文章